The Met Gala

    Met Gala 同性恋指南

    The celebrities gather at the court of Anna Wintour

    Met Gala 是时尚界最独特、最奢华的晚会——汇聚名人、时装和关注度,已从行业筹款活动发展成为全球媒体盛会。 

    安娜·温图尔是“礼仪小姐”,她利用Met Gala来传达她对世界的印象,就像她登上《Vogue》杂志封面一样。她的视野囊括了美貌、权力、金钱、名望,以及独特的自由主义精英政治。她将权势显赫的名人打扮得滑稽可笑,并暗示他们是这个世界天生的领袖。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可以在Instagram上浏览时远远地欣赏他们。Lady Gaga身着25英尺长拖裙的粉色礼服,透过镜头向我们亲切地飞吻。

    对于LGBTQ+群体来说,这场活动意义非凡。它长期以来一直颂扬着那些塑造时尚的创意声音(其中许多人是同性恋),同时也为性别挑战的表达提供了平台。从经济角度来看,它的包容性远不如LGBTQ+,但这恰恰是这场活动反常吸引力的一部分。

    从美学角度来看,Met Gala 让人想起《饥饿游戏》的世界,这可能并非巧合。

    大都会晚会

    起源:从社会筹款机构到时尚机构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服装学院慈善晚宴(Met Gala)始于1948年,最初是由时尚公关人士埃莉诺·兰伯特(Eleanor Lambert)发起的一场午夜晚餐筹款活动。首届活动于50月举行,宾客只需支付550美元(约合今天的1948美元)即可参加,旨在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新成立的服装学院筹款。乘坐时光机回到XNUMX年,是参与这场传奇盛事最可行的方式。

    在其早期发展阶段,慈善晚会只是纽约众多社交活动之一——在时尚圈举足轻重,但远未发展成为后来的文化现象。这项盛事的转型始于1972年,当时传奇的前《Vogue》编辑戴安娜·弗里兰(Diana Vreeland)加入服装学院担任顾问。弗里兰带来了她对戏剧的敏锐感知和业内人脉,将慈善晚会打造成一场更具魅力的盛会,并开始吸引众多名人、时尚圈人士和社会名流的参与。

    这些早期的时装盛会开创了重要的先例:它们会与大型服装展览的开幕同时举行,会吸引行业内的重量级人物,并且会逐渐成为时尚艺术的舞台,而不仅仅是服装的舞台。

    安娜·温图尔时代

    1995年,美国版《Vogue》主编安娜·温图尔(Anna Wintour)接任Met Gala主席,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在温图尔的领导下,Met Gala从一个重要的行业盛会,蜕变为全球媒体的盛会,并成为全球最令人垂涎​​的盛事。如今,获得皇家加冕礼或总统就职典礼的邀请变得更容易了。

    温图尔对慈善晚会的愿景涉及战略变革:

    • 她将活动从 12 月移至 5 月的第一个星期一,从而在全球时尚日历上固定日期
    • 她大幅提高了门票价格(现在起价为每人 35,000 美元),同时让嘉宾名单更加挑剔
    • 她开始精心策划出席者名单,就像将军在地图上移动分区一样,将时尚人物与名人、艺术家、政治家和运动员混合在一起
    • 她建立了由联合主席协助主持活动的做法,通常会选择可能吸引不同观众的文化相关人物

    其成果空前。Met Gala 一夜之间就能为服装学院筹集超过 15 万美元善款,而红毯上的嘉宾亮相也成为时尚界最受瞩目的时刻之一,在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上产生了数十亿的曝光量。

    LGBTQ+ 对 Met Gala 的影响

    Met Gala 的历史与 LGBTQ+ 的创意声音密不可分。从定义美国时尚的同性恋设计师(例如 Halston、Marc Jacobs、Tom Ford、Thom Browne)的参与,到塑造服装学院本身的同性恋男性(包括传奇策展人 Harold Koda),这项盛事长期以来一直受到酷儿视角的影响。

    一些最重要的展览和相应的庆典活动都表彰了与 LGBTQ+ 群体有着深厚联系的设计师。2019 年 《坎普:时尚笔记》 展览受到苏珊·桑塔格关于坎普美学的文章的启发,明确承认了坎普情感的同性恋起源。

    大都会晚会

    比利·波特(Billy Porter)的太阳神式入场,由六名赤裸上身的男子抬着入场;Lady Gaga的全粉色套装;以及莉娜·维特(Lena Waithe)的“黑色变装皇后发明坎普”(Black Drag Queens Invented Camp)夹克,共同创造了传奇的红毯瞬间。这场晚会成为了LGBTQ+群体长期以来被暗含的审美表达的盛宴。

    早些时候 《亚历山大·麦昆:野性之美》 2011年,麦昆的展览致敬了这位已故设计师的作品,成为当时服装学院参观人数最多的展览,吸引了超过650,000万名观众。同期的盛会则凸显了麦昆的革命性视野:他真正地将艺术与商业完美地融合在设计中。

    展览的演变:从回顾展到概念主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Met Gala 的主题展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设计师回顾展发展到越来越概念化的探索,挑战与会者通过时尚来诠释抽象主题。

    弗里兰早期的展览以地理灵感为主题,例如“俄罗斯服饰的荣耀”或“满族巨龙”。随着弗里兰活动日益受到关注,设计师回顾展也随之兴起,向伊夫·圣·罗兰、克里斯汀·迪奥和詹尼·范思哲等大师致敬。

    安德鲁·博尔顿 (Andrew Bolton) 于 2015 年出任服装学院策展人,在他的领导下,展览采用了更多的理论框架,包括:

    《中国:镜花水月》(2015),探索西方时尚对中国美学的挪用和诠释。坦白说,这场活动本身也是为了吸引庞大的中国市场而进行的宣传活动。别忘了:这场活动首先关乎的是权力。
    《天体:时尚与天主教的想象力》(2018),探讨天主教对时装设计的影响。那一年,梵蒂冈的历史宿敌麦当娜登台献艺:她被逐出教会的次数比马丁·路德还多。
    《美国:时尚词典》(2021),试图定义一个独特的美国时尚词汇
    《卡尔·拉格斐:美的线条》(2023)庆祝这位多产设计师在多个时装公司的职业生涯

    红毯的演变:从正式服装到行为艺术

    Met Gala 红毯已从传统的入场队伍转变为一种有效的行为艺术、文化评论和社交媒体热点。这种演变为 LGBTQ+ 群体的表达和突破界限的时尚时刻提供了一个尤为重要的平台。

    几十年前,出席者主要穿着优雅的晚礼服,这些礼服虽然由设计师定制,但很少突破传统界限。转折点出现在2000世纪初,当时的主题开始激发人们更加直白大胆的诠释。

    大都会晚会

    尤其重要的是 2013 年 “朋克:从混乱到时尚” 展览鼓励观众拥抱朋克的叛逆精神。尽管许多观众选择保守,但这标志着朋克主题的演绎方式转向更具戏剧性。它也使朋克这种工人阶级的艺术形式在时尚界最精英的圈子中制度化。

    到了 2019 年 “营” 展览期间,红毯彻底变成了时尚奇观的舞台。Lady Gaga 长达16分钟的到场表演,包括四次换装、Jared Leto 手捧自己头颅的复制品,以及 Billy Porter 由六名男士抬着的埃及太阳神入场,将时尚变成了行为艺术。有人可能会说这场活动沦为疯狂自恋者的游乐场,也有人会说它与时俱进。

    对于同性恋参与者和设计师来说,Met Gala 日益戏剧化的特质,为那些在传统活动中可能不被接受的性别挑战表达创造了空间。红毯已经成为挑战性别规范的平台,哈里·斯泰尔斯、利尔·纳斯·X 和特洛耶·希文等名人都利用这场盛会,通过时尚来挑战传统的男性气质。

    数字化转型:社交媒体改变一切

    或许,没有什么因素比社交媒体的兴起更深刻地改变了 Met Gala。虽然最初在活动现场禁止拍照(如今,浴室自拍已成为一项著名传统,而这项规定也遭到了严惩),但如今的 Met Gala 旨在占据社交媒体的主导地位。

    自2015年左右以来,Met Gala 开始拥抱数字受众,Vogue 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包括红毯现场直播。这种数字化转型使这项原本高度私密的盛事变得大众化,世界各地的时尚爱好者都能参与实时评论。这使得 Vogue 在不得不与 Instagram(一个培养了成千上万 DIY 时尚博主的平台)竞争的世界中,依然能够牢牢掌控流行文化。

    未来:持续进化

    Met Gala 已迈入第八个十年,并在不断发展演变。近年来,Met Gala 致力于拓展嘉宾阵容,使其不再局限于传统时尚圈,邀请了众多网红、TikTok 网红以及年轻的文化新星。此外,Met Gala 还回应了外界对其排他性的批评,邀请了更多新兴设计师和少数族裔的声音。

    对于 LGBTQ+ 群体而言,Met Gala 依然是一座引人入胜的文化晴雨表——酷儿创意表达得以触及主流受众,同时挑战性别、艺术和时尚领域的传统。从历史上塑造这场盛会的同性恋设计师,到将其作为提升知名度平台的当代酷儿人物,LGBTQ+ 群体与时尚界盛事之间的关系持续相互影响。

    这场原本只是午夜筹款活动的盛会,如今却演变成一场艺术、名人、时尚和文化评论的奇特融合。如果这场活动在社交媒体上失去关注度,安娜·温图尔很可能会迫使明星们在红毯上像角斗士一样互相厮杀。想象一下,他们的Instagram粉丝会有多少呢?

    即刻加入 Travel Gay 订阅消息

    更多同性恋旅游新闻,访谈和特色